您的位置: 首页 >学校工作>教务管理

以点带面,以检促教,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——我校西湖校区开展2021-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常规检查工作

作者:林雯 发布时间:2021-12-06 10:39:2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为加强对高中教学工作的过程精细化管理,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,促进全体高中教师规范教学过程、改进教学方法、提升教学能力,我校教务处于11月29日至30日进行了西湖校区(高中部)教学常规工作检查。此次检查围绕“校本化·生本化”的教育教学理念,重点检查教研组、备课组教研活动、教师教案、作业命制、批改的“校本化·生本化”实施路径,进而促进教学常规精细化,实现“双减”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,切实减轻学生非必要的课业负担。
  教研组活动记录,能体现各大学科坚持主题研修与个性化研学相结合的校本教研之路。各教研组能借助我校图书馆、“知网”的资源,以教研组、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年度学科教师读书计划,落实教师自主研修任务,借助各学科已参加新课程、新高考相关培训的骨干老师力量,开展组内学科二次培训与研讨活动,并做好校本系列研修的心得笔记。同时,各教研组广泛开展教学观摩课观课评课活动和专家讲座,构建开放的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平台,提高教师对新教材、新高考的执行力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。
  从备课组活动记录检查情况来看,绝大多数备课组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年段的实际情况,聚焦学科核心素养,基于大概念展开大单元教学,认真制定教学进度,进行集中备课。
  针对新教师教案与听课笔记的检查,发现新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够密切关注学生学科必备知识的达成、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发展,重难点突出,教学环节齐全,有详尽的教学反思和二次备课,其中一部分图文并茂、双色书写的形式突出重难点、课后反思、学生活动、教师活动多样呈现、关注学情变化等教学环节。新教师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开展听课学习活动,听课笔记工整,听课评价、交流记录详实。
  校本作业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途径之一,是教师诊断教学效果,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。校本作业题的命制作为教研组、备课组活动的一部分,体现出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研合力。各备课组能做到精心命制、挑选再布置,题目贴近学生实。备课组对作业形式、内容、预计用时、检查等要求具体、明确,坚决杜绝选择机械重复、不分层次、不分层次的低效性作业。

  在作业审阅的检查中发现,我校各科目作业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关于学科知识、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,符合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。老师们能从学生实际出发,科学、合理、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,作业量适中,批改及时;有些老师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,作业书写认真、工整;许多教师在认真批阅作业的同时,注重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,并指出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及时订正。绝大多数学生作业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合理的修正,并用使用记号笔予以标记。
  通过此次全面系统、认真细致的检查,我们也发现部分不足,例如:部分老师听课的学科和对象较为单一;新教师教学设计中知识点的建构体系较为零散,未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;二次备课和教学后反思书写过于简单。已经由备课组通知教师个人进行提醒和提出改进措施,要求其及时整改。
 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,是学校的立足之本,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。一次检查就是一次交流,一次促进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及时再跟踪检查,以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兢兢业业的教师团队必将托举学校美好的明天!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